Saturday, March 31, 2007

陈老师证道集--《耶稣的比喻三》

三、撒种的比喻 (路8:4~15)

一、背景

8:1 过了不多日,耶稣周游各城各乡传道,宣讲神国的福音。和他同去的有十二个门徒,8:2 还有被恶鬼所附,被疾病所累,已经治好的几个妇女,内中有称为抹大拉的马利亚,曾有七个鬼从她身上赶出来。8:3 又有希律的家宰苦撒的妻子约亚拿,并苏撒拿,和好些别的妇女,都是用自己的财物供给耶稣和门徒。

1)讲道的地方:在这之前,主耶稣先在犹太地传了一段时间道(参约二13~五47),祂从犹太回到加利利以后,曾以迦百农为中心,在其邻近一带传讲(路四16~七50)。而从这里起,祂开始周游加利利,逐城逐乡传道。在耶稣的福音团队中,有他十二个门徒,有蒙医治的“几个妇女”,也有希律的家宰苦撒的妻子约亚拿,并苏撒拿,和好些别的妇女。可见有男有女;有富人也有穷人;有耶稣的门徒也有平信徒。他们照顾耶稣,供应耶稣,跟耶稣一起在加利利传福音。

2)当时的农耕方法:公元一世纪左右,以色列的经济形态是以农牧业为主的奴隶制社会。当时以色列是罗马帝国的殖民地。大部分人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当时的传统耕作方法是:在一大片耕地上,农夫边走边用手大把大把地撒种,希望能够有最多的种子落在好土里生根发芽;然而,有些种子会被风吹到路边,有些会落在石头地上或荆棘中,有五分之三以上的种子不能长成农作物。当然这不是农夫的错,也不是种子的错,而是种子所处的环境太恶劣了。

3)讲比喻的缘起:8:9 门徒问耶稣说,这比喻是什么意思呢?8:10 他说,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至于别人,就用比喻,叫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明。8:4 当许多人聚集,又有人从各城里出来见耶稣的时候,耶稣就用比喻说,

为什么运用比喻的问题我们已经讲过了,在这里耶稣亲自回答了这个问题:“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至于别人,就用比喻,叫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明。” 福音真理对人显明的程度与人追求的程度是成正比的。耶稣只让跟随或追求他的人知道天国的奥秘;而对于懒惰的人或无心明白真理的人,真理则隐藏起来。当时听耶稣讲道的人有很多:有来自附近村庄的,也有来自城市的;有好奇的,也有真心追求真理的;有想吃饼得饱的,也有真心跟随耶稣的。耶稣知道众人的心,因此就讲了撒种的比喻:有的当作寓言故事消遣,有的则当真理追求。耶稣只将“撒种比喻的涵义”――天国的奥秘解释给门徒听,至于动机不良者,耶稣“叫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明”。




二、撒种真谛:四种心田

根据符类福音(马太、马可、路加)并联系上下文,我们得知:当时耶稣走遍以色列各地,周游各城各乡,传扬天国的福音。耶稣率领众人到处治病救人,捆绑魔鬼,传扬天国的福音。他已经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老师和先知了。这时正值初春,阳光明媚,春风和煦,草长鹰飞。花儿散发着浓郁的馨香,路上行人熙来攘往,农民抢种撒种忙,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耶稣一行人浩浩荡荡而来。众人听到耶稣来到,纷纷弃下农务,拴好牲畜,前簇后拥,来听耶稣讲道。由于人多,耶稣上了船,伫立风中;众人侍立,侧耳聆听主言。当时艳阳高照,湖水清澈,微风徐来,水波荡漾。耶稣看着这些长途跋涉来到这里的众人,看着这群褴褛饥渴的众人,看着这帮希奇惊讶的众人,怜悯之心油然而生。他举起手来,凝望远方,高声宣讲撒种的比喻。

1)路旁的心──刚硬不肯接受神的话,以致被魔鬼夺去(5,12节)
8:5 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被人践踏,天上的飞鸟又来吃尽了。8:12 那些在路旁的,就是人听了道,随后魔鬼来,从他们心里把道夺去,恐怕他们信了得救。

当时的巴勒斯坦地区多丘陵和山地,很多农夫先撒种后犁地。这样犁了地后,土壤自然就覆盖了先前撒的种子。在一些落后地区,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这种耕作方式。由于地势高低起伏,同时许多田地常有道路和小径穿梭其间,来往的交通会使大部分地面变得坚硬,因此有的种子暴露在地面上,成为鸟类的食物;有的种子落在石头地中,很难生存;有的种子撒在荒芜的荆棘中,不易结实。由于土壤贫瘠、气候恶劣,这种耕作方式消耗很大。

“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被人践踏,天上的飞鸟又来吃尽了。” 这里的“种”耶稣解释为“神的道”。《圣经》中说“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参来4:12)“神的道”也就是神的话,也就是《圣经》。“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也就是“有一个人出去传福音”。这里的“撒种的”指耶稣自己,也可以是“天父”、“圣灵”、“传福音的”等。“路”是人来人往的地方,很坚硬光滑,象征“属世的心”。“飞鸟”象征撒旦,在《圣经》中多次将“撒旦”比作“飞鸟”。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属世的人听神的道时,由于内心刚硬,不能接纳神的道,撒旦来,将神的道从他心里夺走了。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路旁的心”──刚硬不肯接受神的话,以致被魔鬼夺去了。

大部分不信主的人的心田都是“路旁的心”。(一)“路旁的心”乃是一种滥交的心(参林前十五33),是一种属世的心(参加5:19~21);这样的心太杂、太乱、太贪世俗,神的话很难进去。(二)“路旁的心”根本就无心要接受神的话,他们听是听了,但不以其为宝贵,那恶者只要稍加拨弄,就会把神的话弃置不顾。(三)我们若缺少属灵的容量,就无法领受基督生命的话语。这样的心拒绝、离弃神的道,最终必导致不信和沉沦。当审判来临的时候,这些人没有任何借口埋怨神,因为神赐给人自由意志,而这些人选择拒绝和离弃神。

2)磐石的心──欢喜领受神的话,却不容生根(6,13节)
8:6 有落在磐石上的,一出来就枯乾了,因为得不着滋润。8:13 那些在磐石上的,就是人听道,喜欢领受,但心中没有根,不过暂时相信,及至遇见试炼就后退了。

这里的“磐石”是又大又坚硬的石头,“磐石上”是指在又大又坚硬的石头上有一层薄薄的泥土,是指没有被耕犁过的地,它象征人心深处未受过对付,单凭天然的喜好而行事为人,故其心仍刚硬如石(参结37:26)。拥有“磐石的心”的人,没有用神的道对付“旧人”的罪或肉体的欲望,纵然一时“欢喜领受”,由于没有“根基”,是暂时相信的,因此当试炼来临时,当然会“后退” ──跌倒了。

很多人听道后“信主”,但是只有三分钟热度,当遇到困难后,他们又离弃了神,这类人的信心我们称之为“磐石的心”──欢喜领受神的话,却不容生根:(一) “磐石的心”相当肤浅,喜欢感情用事,只要觉得中意,立刻就“欢喜领受”;他们对主的话反应很快,但不能持久。(二) “磐石的心”,只喜欢听好听的道理,但不喜欢为道理付出代价,听道而不行道。(三) “磐石的心”没有根:他们虽然有看得见的生活,却缺少看不见的生命;虽然有口头的信仰,却没有无形的灵命。对没有根的人来说,试炼一来,他就退后了。(四) “磐石的心”乃是半心──又欢喜领受,又不愿为试炼付代价──只想“得”而不想“给”,当然与神的国无份无关。

3)荆棘地的心──神的话被今生的思虑、钱财、宴乐所挤住(7,14节)
8:7 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一同生长,把他挤住了。8:14 那落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走开以后,被今生的思虑钱财宴乐挤住了,便结不出成熟的子粒来。

“荆棘”是指荆条和棘藜,是丛生的多刺植物,它们往往长得又高又密。田地中有了它们,就会夺去农作物的阳光、土壤、水分、空气等,导致农作物得不到所需的营养而长得又细又弱,很难结实,它是因人堕落,地被神咒诅而长出来的(参创3:17~18),象征出乎天然生命的东西,包括今生的思虑、钱财、宴乐(参14节)。当人听了道,被今生的思虑钱财宴乐挤住了,当然只能畸形成长,根本结不出成熟的子粒来。

当今很多基督徒都是挂名的基督徒――相信神,但是心里充满各种思虑、钱财和宴乐,神的话在他们的心里虽会成长,但因常须与肉体的私欲相争(参加五17;彼前2:11),得不到足够的空间与地位,故“结不出成熟的子粒来”。“结不出成熟的子粒”意即不能将神话的功效充分表显出来(参来4:12),也就是不能结出生命的果子(参太7:16~20)。这类基督徒的信心我们称之为荆棘地的心──神的话被今生的思虑、钱财、宴乐所挤住了。这是现代社会的垢病,也是现代基督徒的通病,更是撒旦的另一诡计。

3.1思虑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内容繁复,工作压力很大,生命充斥着各样的“思虑”:为位子,为票子,为屋子,为车子……,内心没有片刻的宁静和安息。耶稣在《圣经》中也告诫马大:马大,马大,你为许多的事,思虑烦扰。(参路10:41)同时也教导他的门徒:“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参太6:26-27)可见基督徒“思虑”,本身就是罪。我们只有对神有信心,将重担交给神,心中才有来自神的平安,心中才有容纳神道的“空间”,神的道才能在我们身上生根发芽结实。 

3.2钱财 
现代社会几乎一切事物商品化,致使金钱万能,导致人人向钱看。而人的欲壑难填,导致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赚钱;有的甚至铤而走险,陷入了犯罪的深渊,因此《圣经》说:“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10)很多人由于贪财而无法进神的国;而基督徒贪财,一心想着赚钱后,神的道很难在他心里成长结实。主教导我们不要贪财,有吃有喝,就当知足;同时让我们依靠他,而不是钱财。(提前6:17)当有了钱财后,不要浪费,而要相互款待,多方施舍。

3.3宴乐
现代社会提倡享乐主义:个人享乐之上;都市文化是一种消费文化,讲求吃喝玩乐,讲究奢侈腐化的高消费生活,导致很多人沉迷于夜生活和各种宴乐。甚至很多基督徒也参与其中,大肆宴乐,忘记了神的道,当然宴乐也就挤住了神的道,导致神的道不能在人心中健康成长结实。《圣经》告诉我们喜爱宴乐就是罪(参雅5:5),神也不会听这些人的祷告。(参雅4:3)基督徒要追求圣灵中的喜乐,而非罪中之宴乐。


4)好土的心──能让神的话生长且结实百倍(8,15节)
8:8 又有落在好土里的,生长起来,结实百倍。耶稣说了这些话,就大声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8:15 那落在好土里的,就是人听了道,持守在诚实善良的心里,并且忍耐着结实。

“好土”就是指肥沃的土壤:土壤中有丰富的无机肥料(氮、磷、钾等)和各种有机肥料;有充足的阳光、水分、和空间;土质松软、深厚、通风。纵然农作物的种子生命力很顽强(听说种子可以顶破刀枪不入的头盖),根据常识我们知道,它们很难在上述的三种土壤中成活和结实。农作物的种子只有在上述的好土里,才能健康茁壮成长,才能结实百倍。这里的“好土”比喻一个人的心田少有(或甚至没有)前面5~7节三种的光景,能让神的话深深地往下扎根,且心房里面有充裕的空间,能让话中的生命向上生长。“结实”比喻把所听见、所明白的道,照着去行(参太七24;雅一22~25),也就是让神的话从我们身上活出来,致使我们的言行举止带来更新,见证在众人中间,并引领更多的人归向主。好土的心──能让神的话生长且结实百倍是一个健康成熟基督徒所具备的心态。他们听了道,持守在诚实善良的心里,并且忍耐着结实,是所有基督徒所追求的。

4.1聆听主道
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参罗10:17)可见“听道”的重要性。“听道”可分听神讲道(读经)和听人讲道两种。现代人心情浮躁,思虑烦扰,根本不听道;或很难静下心来仔细聆听主道;或“听是听了却听不见”。因此要想结实百倍,听道时我们必须:敞开心怀,祈求圣灵引导;不但要开启“耳朵”也要打开心扉,真正做到洗耳恭听,清心聆听主道。(关于“听道”,参考《两种根基》)。

4.2持守心里
结实的基督徒不单“听道”,还要铭记在心;不单铭记在心,还要“守道如玉”,经得起各种诱惑和考验;不单“守道如玉”,还要用“诚实善良的心”护道,让神的道在心中向下深深扎根,向上累累结实:没有路旁,没有石头,没有荆棘。因此,大卫说:“我持守你的法度。耶和华阿,求你不要叫我羞愧。你开广我心的时候,我就往你命令的道上直奔。耶和华阿,求你将你的律例指教我,我必遵守到底。”(参诗119:31-33)耶稣也教导我们:“我必快来,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夺去你的冠冕。”(参启3:11)因此信心和爱神要一生持守在心里,坚贞不渝。

4.3忍耐结实
“忍耐”即忍受百般的试探或试炼。“忍耐着结实”表示主的话要在我们身上产生果效,并非一蹴即成,而需要一段时间的熬炼,才能结出福音的果实来。不能忍耐的人,就无法结实;性急、近视、贪求急功近利,都不是工作的路。结实的基督徒必须学习“忍耐”的功课,效法基督耶稣的忍耐。(罗15:5)结实的基督徒在走这条属天的灵程时要做到“在指望中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祷告要恒切”。(罗12:12)我们若能忍耐,也必和他一同作王。(摩后2:12)这就是我们所谓“好土的心”。

三、总结
“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般肚肠”讲的就是“人心隔肚皮”。因此《圣经》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参17:9)在现实生活中,更是人心叵测、各怀鬼胎、尔虞我诈。世人的心对神的道也有不同的反应:“路旁的心”、“磐石的心”、“荆棘地的心”和“好土的心”。上帝赐给人自由意志,世人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世人的心对福音要作怎样的土地,完全在乎自己的决定,谁也不能勉强;人的结实与否,甚至结实的程度,都完全在乎自己。“路旁的心”、“磐石的心”和“荆棘地的心”都是不可取的,他们抵制福音,最终咎由自取,自我沉沦。

基督徒要求神保守我们的心向神爱神,胜似保守一切。(参箴四23) 基督徒更要追求“好土的心”:“听了道,持守在诚实善良的心里,并且忍耐着结实”。当然,神对于人心不是置之不理或无能为力的。我们作为结实的基督徒,要祷告求神改变“路旁的心”、“磐石的心”和“荆棘地的心”:求神改变人心里的刚硬(申32:2);求神打碎人心中的石头(耶23:29);求神除去人心上的荆棘(赛55:11~13),这样,神的道才能在世人的心田里发挥顽强的生命力,生根发芽,结实百倍。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