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31, 2007

陈老师证道集--《耶稣的比喻五》

五、夜半朋友的比喻 (路11:1~13)

一、背景
11:1 耶稣在一个地方祷告。祷告完了,有个门徒对他说,求主教导我们祷告,像约翰教导他的门徒。

上文讲到耶稣在耶路撒冷的伯大尼探访了他的朋友马大和马利亚。辞别了朋友,耶稣又“巡回讲道”去了。在耶路撒冷附近,耶稣开始祷告。每天耶稣选择特定的时间找个僻静的地方祷告,他也经常随时随地祷告,耶稣可说是我们祷告的导师。耶稣基督在世的时候,非常注重祷告。在他的生平里,很明显的表现出,他愿意透过祷告寻求与天父的同在和神的旨意。基督的生平是与天父不断交谈的生平,祷告是基督的生活和工作的根本。在《福音书》中多次提到耶稣祷告:他禁食祷告(参太4;)、治病祷告(参太17:21)、整夜祷告(参太14:23;路6:12)、客西马尼园临刑前祷告(参太26:39;约17)等。所以,要效法基督,就必须学习祷告。当耶稣祷告完后,门徒向他请教如何祷告。耶稣接下来就详细讲解了如何祷告,成了我们基督徒的“祷告真谛”。

施洗约翰是和耶稣同时代的一位先知,是《旧约》中预言的救世主弥赛亚的先遣使者,也就是耶稣的使者。他比耶稣大几个月,父亲是祭司撒迦利亚,母亲是耶稣母亲马利亚的亲戚伊利沙伯。施洗约翰是个很特别的先知,他衣着奇异、食物古怪,住在旷野,向犹太人传讲悔改的信息,并给他们施洗,因此被称为“施洗约翰”。他的使命就是宣告救主耶稣的降临。在《圣经》中,他为耶稣施洗,并承认耶稣是主,是神的羔羊,并将他的两个门徒¾安得烈和约翰¾介绍给耶稣,称为耶稣的门徒。由于指责希律王乱伦而被捕入狱,最终被杀。在耶稣开始传道时,施洗约翰是以色列民众公认的先知。(关于施洗约翰的生平事迹,散见于四本福音书)耶稣的门徒肯定知道“施洗约翰教导自己的门徒祷告”,因此耶稣的门徒也请求耶稣教导他们祷告。

二、祷告真谛
祷告是跟神交谈。每个基督徒都有特权跟神直接交谈。如果我们想过活力四射的基督徒生命,我们就必须学会与神交谈。透过祷告,我们可以支取到神在耶稣基督里给我们的资源。任何一种令人满意的关系里,都包含着双向的交流:神透过《圣经》向我们说话;我们也要跟神交谈。因此,祷告最简明的意思,就是跟神交谈。

2.1祷告的方法
11:1 耶稣在一个地方祷告。祷告完了,有个门徒对他说,求主教导我们祷告,像约翰教导他的门徒。11:2 耶稣说,你们祷告的时候,要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有古卷只作父阿)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有古卷无愿你的旨意云云)11:3 我们日用的饮食,天天赐给我们。11:4 赦免我们的罪,因为我们也赦免凡亏欠我们的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有古卷无末句)


2.1.1祷告的关系
既然祷告是“跟神交谈”,如果我们和神没有关系,就没法“交谈”,因此我们首先要厘清我们和神的关系。如果关系错位,我们或喧宾夺主,或主客不分,或长幼无序,必然造成混乱,祷告必然没有果效。从耶稣教导我们的这篇祷告文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我们与神至少有以下十种关系(参看表一):
(一)我们和神首先是“子”与“父”的关系,这也是所有关系的基础。当一个人信主后,神的灵内住,在灵里形成父子的关系,我们称神为“天父”或“阿爸,父”。(参加拉太4:6-7;罗8:15)。既然是父子关系,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来到神的面前,和他交谈。父亲当然也会将最好的拿给自己的儿女。作为儿女,我们来到神的面前祷告神,是何定光荣、何等甜美、何等亲密呀!
(二)我们和神也是“敬拜者”与“神”的关系。神创造了天地和人类,他是“神”,我们理当敬拜耶和华――唯一的神。(参诗22:29)神是个灵,我们要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他。(参约4:23-24)作为敬拜者来“朝圣”,我们是严肃庄重的。我们要怀着一颗敬畏的心,来到神的面前。
(三)我们和神的关系也是“国民”与“国王”的关系。人一信主就成为神国度里的子民。神是我们的国王,我们是他的百姓。因着耶稣基督的救赎,从前不是子民,现在回到了神国的怀抱。(参彼前2:9-10)作为国民,来向国王请安、禀报和哀求,我们要怀着一颗臣服的心,向他恭敬述说各项事宜。
(四)我们和神的关系也是“执行者”与“计划者”的关系。神是造天地人的主,是宇宙的主宰,他对宇宙万物和人类都有美好的计划。他对于单个的人也有完美的计划。《圣经》详细地记载了神的旨意。在祷告中,我们要寻求神在我们身上的旨意。只有我们明白对我们的旨意后,才能执行神的旨意。作为执行者,对神的旨意要洗耳恭听,不懂就问,当真正明白神的旨意后,我们要马上一字不差地付诸行动,完成神的“蓝图”。
(五)我们和神的关系也是“乞讨者”与“施舍者”的关系。我们求神赐给我们每日的饮食。神甚至养活麻雀,神必供应我们所需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妄求,求飞黄腾达、升官发财。《箴言》讲到:“求你使虚假和谎言远离我。使我也不贫穷,也不富足,赐给我需用的饮食。恐怕我饱足不认你,说,耶和华是谁呢?又恐怕我贫穷就偷窃,以致亵渎我神的名。”(参箴言30:8-9)这是一个基督徒在物质方面应该具备的心态。作为乞讨者,我们是无能无助和软弱的,我们要“低声下气”、“情词迫切”、恭恭敬敬地祈求。
(六)我们和神的关系也是“债务者”与“债权者”的关系。我们是犯罪的罪人,每天犯罪得罪神得罪人。神是赦罪的神。因此我们每天都要来到神的施恩宝座前,哀求施舍,也求神添加力量,不再重犯。当然,在祷告的时候,神提醒我们得罪了什么人,我们要马上予以解决。(参太5:23-26)作为债务人,我们的也是“乞求延期”、“哀求减免”的。
(七)我们和神的关系也是“弱者”与“强者”的关系。“试探“和”凶恶“随时随地围绕着我们。(参彼前5:8)因此我们求神保护我们脱离撒旦的攻击,求神给我们智慧经得起试探和诱惑。(林前10:13)作为“弱者”,我们要哀求“强者”庇护。在“强者”的恩惠中,我们一生忠心,愿意尽自己的犬马之劳,以答谢神的“知遇之恩”。
(八)我们和神的关系也是“依靠者”与“掌权者”的关系。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但我们是属神的,故它无法加害我们(参约一五18-19)。神是创造的主,也是治理维护的主,所以“国度、权柄、荣耀,全是神的”。生活在神国度的子民,我们要单单依靠神,将“权柄”和“荣耀”都归给神。
(九)我们和神的关系也是“短暂者”与“永恒者”的关系。主是永恒的主宰,我们在世间不过是“沧海一粟”、“匆匆过客”,稍纵即逝。但是,我们靠神得生命,得荣耀的冠冕,“直到永远”。(参彼前5:4)
(十)我们和神的关系也是“祈求者”与“聆听者”的关系。“阿门”是“以上所说发自内心”的意思。我们祷告神,和神交谈,当然要言为心声、句句诚实、句句定准,绝对不能“口不应心”、“口是心非”、“口蜜腹剑”,因为神是全知的,也是欺哄不得的。

表一、祷告的关系
祷告文
祷告者
祷告对象
解释
祷告心态
一、我们在天上的父


父子关系,子向父求,父肯定给
亲密
二、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
敬拜者

他是神,我们是敬拜者,我们要向他低头俯伏,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他
敬畏
三、愿你的国降临
国民
国王
王和民的关系,我们生活在神的国度中
臣服
四、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执行者
计划者
神对世界对祷告的人,有自己的计划,我们祷告是为了寻求神的计划,遵行神的计划
顺服
五、我们日用的饮食,天天赐给我们
乞讨者
施舍者
我们如乞丐般向神乞讨,我们全然无能,神则是万能,他是万有的主宰
哀求
六、赦免我们的罪,因为我们也赦免凡亏欠我们的人
债务人
债权人
我们欠债,求神赦免。我们先要赦免别人,神才会赦免我们
哀求
七、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
弱者
强者
我们无法胜过恶者,但求神的拯救。我们靠主得胜
依赖
八、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
依靠者
掌权者
我们一无所得,所以我们向神祷告。祷告中我们也要将国度、权柄、荣耀归给他
依赖
九、直到永远
短暂者
永恒者
我们靠主得永生,因为神是自有永有者
依赖
十、阿门
祈求者
聆听者
我们是被造物,神是造物主。我们向神发自内心地称“是”,承诺没有欺骗
诚服

2.1.2祷告的顺序
主教导我们的这篇祷文,言简意赅、含义深邃、结构完整、美丽无比。我们根据祷告文的“语气”,我们可以归纳出不同的“关系”。而根据这些“关系”的顺序,我们可以归纳出祷告诸事宜的先后次序。祷告是神秘的,是神圣的,除了具有正确的“祷告心态”,我们也要注重祷告的顺序,有条不紊地祷告,才符合神的心意,才会更加讨神喜悦(参看表二)。

(一)敬拜 :祷告首先要从敬拜开始。也就是说,以唱赞美诗做为祷告的开头,这样,就会引导我们进入到圣灵的江河。(参罗8:26)我们要为所遭遇的每一件事情,不管好坏,来赞美神。当我们赞美神时,圣灵的大能就能够进入我们的生命里头,圣灵就开始导引我们应当为什么事情祷告。

(二)认罪 :接著,在敬拜之后就是认罪。一个污浊不堪的罪人不可能遇见圣洁如雪的上帝,更别说与神交谈了。如果我们犯了罪,又没有求神饶恕和耶稣宝血的遮盖,神必不听我们的祷告。(参赛59:1-2)在祷告的时候,神提醒我们得罪了什么人,我们要马上予以解决,(参太5:23-26)然后才回到神的面前。  

(三)感恩 :在认罪之后,接着就是感恩了。我们可以为主耶稣在各各他所流的宝血献上感恩, 因着这救恩,我们才得赦免。而且在我们未认罪之前,神已经赦免我们了,因为耶稣的爱实在超出我们所能想像的,这赦免的工作老早已经完成了。我们也可以为着神在我们身上和我们亲朋好友身上所做的工献上感恩的祷告,我们不能做个忘恩负义的人,因此我们要学会常常感恩。(参腓立比书 4:6)

(四)交托 :接着,在我们感恩之后,我们就要把我们所有的需要交托给神,这是祷告里面很重要的一部份。当将你的事交托耶和华,并倚靠他,他就必成全。(参诗篇 37:5);你所作的,要交托耶和华,你所谋的,就必成立。(参箴言 16:3)。当然,在交托时,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太6:33),也就是先为神祷告,先为福音广传祷告;再为万国万民祷告(提摩太前2:1-2);最后为自己的衣食住行、生命灵命祷告。火车在轨道上行驶,神也在轨道上做工!神的轨道是用万民的“祷告”铺设的。因此,不是说我们能做什么,而是说我们与神同工。祷告就是我们“同工”的一部分工作。

(五)代祷 :代祷的意思是介于两者之间,也就是为其他人扮演祭司的角色。奉主耶稣基督的名,为别人向神祈求,也是我们“爱人”的体现。因为在祷告的过程中,神已经告诉我们要为什么事祷告了。 接着,我们就可以大胆的把这些需要放在神的面前。我发觉,神常常会感动我们特别为某些人祷告,神常常藉著这个方法,来完成的工作。当然,我们没有办法为所有的人祷告,有时候我们可以简而化之的祷告说:“主啊!我为全世界的人祷告。”但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为特定的人祷告:家人的健康;寻找工作的朋友;还未成家却已经到了适婚年龄的弟兄姐妹等。

(六)聆听:在交托代祷之后,接下来就是“聆听”,也就是“默想”。默想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神迹常常会在这个过程当中发生,这比身体的疾病得著医治更令人兴奋。神有能力在我们的大脑皮层动工,把他要我们想的事情放在我们的脑海里。因此,在祷告结束前,少安毋躁,我们低下头、静下心、沉着气,聆听神的微声。

表二:祷告的顺序
祷告顺序
作用

经文
祷告文
一、敬拜
建立祭坛,设立宝座
圣灵引导(罗8:26)
我们在天上的父
二、认罪
洁净自身,来到主前
必须认罪(参赛59:1-2)
赦免我们的罪,因为我们也赦免凡亏欠我们的人
三、感恩
数算主恩,倍觉感激
常常感恩(腓立比书4:6)
四、交托
以主为先,回报万一
神国降临,福音广传
寻求旨意,与神同工

衣食住行,求神预备
有吃有喝,就当知足
试探凶恶,随时随地
求赐智慧,求神庇护
先求他的国(太6:33);为万人祷告(提摩太前2:1-2)

交托蒙应允(箴言 16:3)、(参诗篇 37:5)
ü 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ü 我们日用的饮食,天天赐给我们;
ü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
五、代祷
神心为心,关心邻居
为万人祷告(提摩太前2:1-2)
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门!
六、聆听
洗耳恭听,圣言神旨


    
2.2祷告的态度
11:5 耶稣又说,你们中间谁有一个朋友,半夜到他那里去说,朋友,请借给我三个饼。11:6 因为我有一个朋友行路,来到我这里,我没有什么给他摆上。11:7 那人在里面回答说,不要搅扰我。门已经关闭,孩子们也同我在床上了。我不能起来给你。11:8 我告诉你们,虽不因他是朋友起来给他,但因他情词迫切的直求,就必起来照他所需用的给他。

接待客旅是犹太人极为重视的美德(参罗12:13;来13:2)。因此耶稣假设在一个黑漆漆的夜晚,一个朋友风尘仆仆地来找门徒中其中的一位。这位朋友肯定是古道热肠却穷困潦倒的:他自己连一个饼也没有,可是他还要招待客人。因此他左思右想,夜里来向另外一个朋友借饼,他请求道:“朋友,请借给我三个饼!”他又嗫嚅地解释:“我有一个朋友行路,来到我这里,我没有什么给他摆上!”在酣梦中的朋友被吵醒,当然会大发雷霆:“不要搅扰我。门已经关闭了,孩子也同我在床上了。我不能起来给你饼!”这位朋友低声啜泣,哽咽着哀求道:“实在对不起,打扰了你和全家人睡觉。但是我实在没办法呀!”“我的朋友赶了几天的路,颗粒未进,已经不可能再支撑着赶路了!他现在正在我家等着呢!”“我就你一个好朋友,我跑了这么远来找你,求你打开门吧!”睡在床上的朋友也被朋友的话震撼了,只见门渐渐地打开,递出来三个大饼。

讲了祷告文后,耶稣怕我们还是不明白祷告时应持的心态,于是讲了“夜半朋友借饼的故事”,在这个比喻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祷告的态度:

2.2.1承认自己的软弱和无助
这个人夜间长途跋涉来求朋友“借饼”,因为自己“没有什么给他摆上”。他认识到自己的软弱、无能、无助,他需要朋友的怜悯和帮助。同样,我们在祷告时,也要承认自己的软弱和无助,我们需要神的怜悯和帮助。来到神的面前,我们要说:“主啊,怜悯我,因为我软弱!”“主耶稣,怜悯我,因为我是个罪人。”因为我们的神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参出34:6)一个自足自义的人,不可能从神那里得到什么。

2.2.2怀着一颗爱神爱人的心
“因为我有一个朋友行路,来到我这里,我没有什么给他摆上。”所以这个人来求他的朋友借饼给他。他借饼不是为了自己的肚腹,乃是为了另外一个朋友的需要。他怀着一颗“爱心”迎着寒冷的风、穿过漆黑的夜来借饼招待朋友。同样,我们祷告时,也要怀着一颗“爱心”来到神的面前:不是为了“求”才来到神的面前,而是为了和父神亲近、交谈;不但是为世界的事情求,而且要为神的国和义求;不单为自己的需要求,还要为他人的需要求。我们要有博大广阔的胸怀,气吞山河的意志,始终不渝的爱心,祷告才蒙神悦纳。(参哥前13:4-8)。

2.2.3要“情词迫切”地直求
夜已深,路还远,朋友还在盼归来。这个人来朋友家借饼,肯定不会拐弯抹角地讲一大堆废话才说明来意,他会开门见山地“直求”;他会情真意切地“直求”;他也会“情词迫切”地“直求”。“情词迫切”和“直求”是我们祷告时应有的态度。神不喜悦假冒伪善的人,更不喜欢三心二意的人。恒切祷告是我们信心的另一表现。(参罗12:12)因此,我们祷告时要“直截了当”、“实话实说”、“有话直说”,同时也要“情词迫切”。

2.3祷告的结果
11:9 我又告诉你们,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 11:10 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11:11 你们中间作父亲的,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拿蛇当鱼给他呢?11:12 求鸡蛋,反给他蝎子呢?11:13 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他的人吗?

“祈求”是指普通的祷告;“寻找”是指专一的求问;“叩门”是指进一步迫切的要求。“祈求、寻找、叩门”这三个词在原文都有持续的意思。“祈求”是有专一的目标的;“寻找”是要仔细花工夫的;“叩门”是要有实际的行动的。这三个词语都体现了“人”的“恒切”。耶稣告诉我们:“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为什么呢?“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这是《圣经》的逻辑!如果你呼吸空气就不会死!为什么呢?因为你呼吸空气就不会死!这是三岁小孩都懂的问题,不需要解释。同样,耶稣也告诉了我们一个基本的属灵常识: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为什么呢?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这又是为什么呢?耶稣打了个简单的比方:你的宝贝儿子求你给他饼吃,你会给他石头吗?求鱼,你会给他蛇吗?求鸡蛋,你会给他蝎子吗?你肯定不会!“你们虽然不好”(不单是指我们有罪,而且还包含着我们在天性上与道德上的有限与缺失),“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天父”,我们的神真是满有为父的心肠,愿意使祂的儿女得益处(参来12:10),“岂不更将圣灵给求祂的人么?”天父愿意将一切美好的给我们,甚至愿意将“自己” ¾¾圣灵给我们:这包括圣灵的内住(参约20:22),给我们供应、引导和安慰;圣灵的浇灌(参徒1:8),给我们得着能力;圣灵的充满(参弗5:18),给我们说不出的平安和喜乐。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是我们的“父亲”,他爱我们,我们有作上帝儿女的权柄。(参约1:12)作神的儿女有祷告神和祷告蒙应允的权柄,因为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参太18:18-19)

2.4祷告的误区
对于基督徒来说,“祷告”是最简单,最神秘,也是最难做到的。不认识“祷告”的真意,往往陷入祷告的误区而不能自拔。常见的误区有:

(一)不求:“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参雅4∶2)。祷告不够、不透,是很多信徒常会发生的情况。有的信徒甚至不祷告,或者不会祷告。也有人过去发过一时热心,现在放弃祷告。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还有人,同朋友交谈可以谈到深夜十时、十一时、十二时而无倦意倦容,但是,如果要他祷告的话,那就会在不到九点钟时而“呵欠连连”了。正确的做法是“要养成祷告的习惯”:像耶稣那样,每天定时定点祷告。刚开始时可能只祷告五分钟。但经过二十一天后,你就渐渐培养了祷告的习惯,你的祷告也渐渐地长了。

(二)妄求:“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你们妄求”(参雅4∶3)。妄求有一个特点,只考虑自己的欲望,不顾念神的吩咐和旨意;只关心自己的需要,不关心神的荣耀。当他的祷告得不到应允时,他不是谦卑自省,而是抱怨神、怀疑神、妄论神。他把妄想、妄欲、妄求、妄怨集于一身,却不以为自己有什么不是。耶稣说:“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而有时我们却祷告神要天天吃鲍鱼鱼翅,神肯定不会答应这样的祷告;有时我们要“石头”、“毒蛇”、“蝎子”等,神说太危险了,因此也不给!因此我们要祈求神的旨意不但要降临在世上,也要降临在祷告的我们身上,否则完全是自欺欺神。

(三)罪求:当我们犯了罪,一身污秽,或在求神赦免时却没有赦免别人,这时上帝“缺席”,我们对着空气讲话。“万军之耶和华说:我曾呼唤他们,他们不听;将来他们呼求我,我也不听”(参亚7∶13)。这里的话说出了神的心,正义的神不听不义者的祷告。因为“转耳不听律法的,他的祈祷也为可憎”(参箴28∶9)。 “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参雅5∶16),罪人的祷告是无效的!所以认罪、离罪是唯一的出路。

(四)假求:耶稣说:“你们祷告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爱站在会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祷告,故意叫人看见。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许多重复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你们不可效法他们。”(参太6:5-8)“假求”就是做给人看、假冒为善地祈求,是自足自义人的祷告。“假求”没有“情词迫切”的心态,只会尽雕章琢句之能事,绝对不会蒙神悦纳。

(五)疑求:疑求就是祷告的人信心不够,心怀两意地祈求。“因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这样的人,不要想从主那里得什么。”(参雅各1:6-7)“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挪到那边!它也必挪去。” (参太17:20)假若我们有信心──单纯的信心──只有像芥菜种那么大,那就足够向山说“挪开吧!”山必移开。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信心不足,心中仍有疑惑,祷告得不到应允。因此神“拖延时间”来测验我们的信心,我们要凭信心忍耐等候。

三、总结
正如一首诗所说:祷告主能加力量,祷告能使福音兴旺;祷告是捆魔鬼绳索,祷告能使人释放。你若开口祷告主,世上磨难能战胜,同心合意来祷告,灵恩必从高天降!祷告的好处说不尽,因此祷告对于基督徒来说至关重要。这里,耶稣教导我们如何祷告,从中我们总结出祷告的态度、方法和结果,也罗列了一些常见的错误祷告。希望我们大家将祷告当成一种习惯,随时随地多方恒切祷告。

No comments: